大学城校区建设项目选址在市职教园区,新校区总规划净用地面积1520亩。新校区建设项目建筑面积41.6万平方米,总投资23.7亿元,按计划于2020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包括各个教学组团、实训大楼、体育训练馆、图书科技大楼、教务综合楼、学术报告厅、学术交流中心、学生宿舍组团、专家周转房、学生食堂(含教工)、后勤管理用房、大学生活动中心、垃圾中转房、公厕及设备用房等。项目建成后可形成10~12个二级学院、50个左右专业,容纳在校生人数20000人。包括农林、生化、制造、土建、财经、旅游、材料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和医学护理等专业门类。
大学城新校区以“仰韶故里,文明再续;黄河西湾,技扬三地”为主题,形成“两心南北分居,两轴十字汇聚,一谷树形生长,三片南北贯通”的规划结构。
“两心”即统领校园空间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与体育馆。
“两轴”为南北礼仪形象轴和东西景观空间轴。
“一谷”即依托灵风沟打造的特色山水溪谷与绿湖。
“三片”为教学实验区、生活区及体育区,三大功能区可概括为“西学、东居、南北运动”
大学城新校区以“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创新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具有六大特色:
1、方形合院——凸显文脉的建筑空间形态
结合地域文化,由三门峡特有的“地坑院”建筑衍生出方形合院,作为新校区主要建筑布局模式,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组合。
2、溪谷绿湖——微缩山水格局的核心景观
延续灵风沟脉络,引水成溪,蜿蜒成湖,堆土塑山,打造神似三门峡城市山水格局的校园山水核心景观。
3、人车分流——安全便捷的校园交通体系
以基地南侧学府路设礼仪性主校门,中正大气。东、西、北侧设次校门。
校园内设16米车行主环路,并以6米次环路串联,车行环道沿线设充足的停车空间。
校园中部围绕山水核心景观布置功能性步道及休闲漫步道,力求400米步行可达,并实现“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
4、树形延展——自然生长的有机生态校园
顺应灵风沟走向,在核心景观区内形成溪谷绿湖水系,形成湖光山色、曲水流觞、水逸灵动的自然景致。滨水区域的步道系统呈枝状发散,形成“树形”形态,构建起“蓝绿交织、山水融合、树形生长”的生态校园环境。
5、交流共享——空间层次丰富的交往场所
主校门以层层抬高的礼仪广场、草坡和树阵,形成开放式的礼仪空间;各建筑组群强调方形围合式布局,营造半公共、半私密的院落空间;单体建筑内部强化中庭、架空、平台、廊道等灰空间,从而建立起层次丰富的交往空间体系。
6、文化植入——多元文化相融的景点体系
校园以山水核心,绿地为载体,通过文化景点的植入,延续校园浓厚的人文气息。紧扣人文情怀,分别为景观节点、单元小品、建筑单体文化命名,形成“两心两轴,一谷多点”的文化景观体系,实现环境育人。
学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