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
记忆口诀
|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
关键词组
|
▲世界观、方法论
|
答题要点
|
A.世界观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和观点。
B.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
2.哲学的基本问题
|
记忆口诀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关键词组
|
▲思维、存在
|
答题要点
|
A.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B.(1)思维与存在,谁为第一性、为世界本原
(2)思维、精神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和物质。
|
3.哲学的基本派别
|
记忆口诀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关键词组
|
▲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
答题要点
|
A.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主张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
|
记忆口诀
|
▲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
|
关键词组
|
▲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
|
答题要点
|
A.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记忆口诀
|
▲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
关键词组
|
▲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
答题要点
|
A.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1)马哲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2)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要以马哲为指导。
B.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 对立的世界观。
(2)马哲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哲学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C.马哲的三个特点: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D.马中、中马、二飞、一毛二邓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
记忆口诀
|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
关键词组
|
▲世界观、人生观
|
答题要点
|
A.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B.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
二、物质和意识
|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记忆口诀
|
▲唯心唯物,物质意识谁先谁后
|
关键词组
|
▲辩证唯物主义
|
答题要点
|
A.唯心主义二大分支
B.唯物主义三大分支
C.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记忆口诀
|
▲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
关键词组
|
▲物质运动静止
|
答题要点
|
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B.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
3.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
记忆口诀
|
▲时空同物质运动不可分;时空绝对相对
|
关键词组
|
▲时间、空间
|
答题要点
|
A.持续性、顺序性。
B.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C.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空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不变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是无限性与有 限性的统一。
|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记忆口诀
|
▲先物质后意识
|
关键词组
|
▲意识
|
答题要点
|
A.意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即第二性的。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
2.意识的本质
|
记忆口诀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关键词组
|
▲意识本质
|
答题要点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
记忆口诀
|
▲物质决定意识是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
关键词组
|
▲意识的能动作用
|
答题要点
|
A.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
B.正确认识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4.意识与人工智能
|
记忆口诀
|
▲电脑思维模拟与人意识间的本质区别
|
关键词组
|
▲人工智能意识区别
|
答题要点
|
人工智能是在信息论、控制论指导下,在人脑科学和电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用机器模拟人脑思维的信息处理和变换过程,实现人类思维和智能的物化。
|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
记忆口诀
|
▲物质世界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
关键词组
|
▲统一性原理
|
答题要点
|
A.无限多样是指物质的具体形态无限多样
B.统一到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
2.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记忆口诀
|
▲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关键词组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答题要点
|
A.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B.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
1.世界的普遍联系
|
记忆口诀
|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
关键词组
|
▲联系
|
答题要点
|
A.联系的两层含义。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联系的观点与系统的观点;系统特点
|
2.世界的永恒发展
|
记忆口诀
|
▲新旧并非时间先后
|
关键词组
|
▲发展及其实质
|
答题要点
|
A.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规律及其特点
|
记忆口诀
|
▲违背规律必受处罚
|
关键词组
|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答题要点
|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强制性
|
2.对立统一规律
|
记忆口诀
|
▲矛盾每年必考
|
关键词组
|
▲矛盾:同一与斗争;普遍与特殊
|
答题要点
|
A.矛盾及其根本属性
(1)矛盾、对立统一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a.相互区别 b.相互依存 c.相互转化
D.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⑴实质与核心(三个知识点)
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a.矛盾普遍性两个基本含义:
b.矛盾特殊性三种具体表现: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三点)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在认识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a.就人类认识过程而言
b.就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而言
|
3.质量互变规律
|
记忆口诀
|
▲量变质变前提结果
|
关键词组
|
▲质、量、度
|
答题要点
|
A.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质与量的结合就是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界限。
B.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
事物的量变与质变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质量互变规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4.否定之否定规律
|
记忆口诀
|
▲扬弃克服保留
|
关键词组
|
▲辩证否定前进性和曲折性
|
答题要点
|
A.辩证否定观:扬弃;克服保留
B.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自我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
1.现象与本质
|
记忆口诀
|
▲现象本质感性理性.
|
关键词组
|
▲现象和本质
|
答题要点
|
A.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B.现象有真相和假象的区别。真相是以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不同于错觉,错觉是认识上的错误,属于主观范畴,而假象则是客观存在的。
C.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对立与统一的表现
D.根据现象和把握本质
|
2.形式与内容
|
记忆口诀
|
▲形式主义与必要形式是两回事
|
关键词组
|
▲内容和形式
|
答题要点
|
A.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
3.原因与结果
|
记忆口诀
|
▲先因后果
|
关键词组
|
▲原因结果
|
答题要点
|
A.原因: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
B.因果联系的复杂性: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
C.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
4.必然性与偶然性
|
记忆口诀
|
▲必中偶;偶中必
|
关键词组
|
▲必然性和偶然性
|
答题要点
|
A.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B.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统一
C.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
5.可能性与现实性
|
记忆口诀
|
▲可能现实;理想现实
|
关键词组
|
▲可能性和现实性
|
答题要点
|
A.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B.从可能性到现实性要艰苦奋斗
|
四、实践和认识
|
(一)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
|
记忆口诀
|
▲马义认识论:能动、革命、反映。
|
关键词组
|
▲认识论
|
答题要点
|
(1)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
(2)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3)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
|
2.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
记忆口诀
|
▲基本特点、形式
|
关键词组
|
▲实践
|
答题要点
|
A.三个特点
B.三种基本形式
C.实践性是马哲最根本的特征,是马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
记忆口诀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
|
关键词组
|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
答题要点
|
A.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
|
(二)认识及其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及其本质
|
记忆口诀
|
▲主体客体本质
|
关键词组
|
▲认识关系本质
|
答题要点
|
A.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
B.认识本质: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坚持在实践基础上揭示认识过程的本质。
|
2.认识的辩证运动
|
记忆口诀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
关键词组
|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
答题要点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a.感性认识的形式;特点
b.理性认识的形式;特点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立统一
B.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意义、条件与途径
|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
记忆口诀
|
▲不断反复无限发展
|
关键词组
|
▲规律
|
答题要点
|
人类的认识必然是一个无限发展和无限深入的过程。
|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
记忆口诀
|
▲真理谬误客观性
|
关键词组
|
▲客观性
|
答题要点
|
A.真理与谬误二者性质相反,不可混淆;
B.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客观的。
|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记忆口诀
|
▲真理绝对与相对
|
关键词组
|
▲绝对真理相对真理
|
答题要点
|
A.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B.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
|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记忆口诀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关键词组
|
▲实践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
答题要点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
4.真理发展的规律
|
记忆口诀
|
▲真理谬误发展过程
|
关键词组
|
▲真理
|
答题要点
|
A.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
B.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同谬误进行斗争并不断战胜谬误的过程
|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记忆口诀
|
▲历史观
|
关键词组
|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
答题要点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
|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根源
|
记忆口诀
|
▲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否定人民群众的作用
|
关键词组
|
▲根本缺陷根源
|
答题要点
|
A.唯心史观及其根本缺陷: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否定人民群众的作用
B.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有其深刻的社会、阶级和认识论的根源。
|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
记忆口诀
|
▲一整块钢
|
关键词组
|
▲唯物史观的创立
|
答题要点
|
A.唯物史观的创立
(1)思想理沦来源。
(2)社会历史条件。
B.唯物史观创立使马哲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一整块钢”
|
(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1.社会是个有机体
|
记忆口诀
|
▲社会是一个系统
|
关键词组
|
▲社会生活
|
答题要点
|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包括物质性的社会生活和非物质性的社会生活两类。
|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记忆口诀
|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关键词组
|
▲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生产活动主体和客体
|
答题要点
|
A.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B.在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C.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形成了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相互制约。
(2)制约了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
3.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记忆口诀
|
▲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
关键词组
|
▲物质体系发展过程
|
答题要点
|
A.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
记忆口诀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关键词组
|
▲社会意识社会存在
|
答题要点
|
A.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的经济结构
|
记忆口诀
|
▲经上政文
|
关键词组
|
▲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
|
答题要点
|
A.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
B.经济基础特指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
C.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2.社会的政治结构
|
记忆口诀
|
▲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国家国家职能
|
关键词组
|
▲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国家国家职能
|
答题要点
|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国家的职能一般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C.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
3.社会的文化结构
|
记忆口诀
|
▲文化促进作用
|
关键词组
|
▲社会意识文化精神生产
|
答题要点
|
A.社会意识的构成
B.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C.精神生产及其相对独立性
|
虽然我感觉发的都是废话,但是还是不得不发,就这几天了,辛苦每天刷题的同学们,还是要抓住重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提。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一、是将科学的实践观点贯彻始终的理论体系。
第二、是自觉地与实践保持密切联系的理论体系。
2、科学性
第一,是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的理论体系,实现了两个“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是正确规定了哲学的对象和任务的理论体系。
第三,是正确反映了现实的、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
3、阶级性——反映、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革命性——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具体化。是指用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丰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简述
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 答:具体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实现条件:
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5、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亦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离不开客体,人的认识根本上是由客体决定的。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认识也离不开主体,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制约。
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第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首先,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其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再次,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的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8、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似,都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推动,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对人类社会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精确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最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同是客观发展过程,但也有区别。特殊形式,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和自觉创造性。社会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9、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社会进步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总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
第一、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
第二、是一个整体概念
10、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第二、既然人的本质在其实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又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
第三、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社会关系中,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1、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但是,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首先,受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的制约
其次,创造历史活动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受此一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再次,自觉程度不同,特别是科学文化水平不同,制约着历史的创造。
1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歪曲反映
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另一方面,相互依存,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特定条件和范围;发展的;全面的
谬误也是具体的有特定的条件和范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加深刻的认识真理,自觉地完善和发展真理
总之,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当然也是真理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13、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路线。 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它的主要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15、何谓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何区别。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杨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首先,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变化,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其次,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的否定,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的消灭;再次,否定观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16、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和两者的关系。 国家的类型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的形式亦称为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1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18、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遵循一下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2)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 (3)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19、为什么说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 (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 (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 (2)价值目标又是生产力目标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不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2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
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2、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因为: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2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24 、简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除了因为这一理论依据和所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表现在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继承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
何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5、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论述。 第一、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发展生产力,而没有也不需要解放生产力的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 第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二者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四、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五、把发展过程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26、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在提出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反复地强调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提出了下列一些重要思想。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马克思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才能实现共产主义。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上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围绕这个中心。27、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的”的判断标准?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①"三个有利于"标准使实践标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什么是当务之急的实践却是个不容易把握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坚持了实践标准并使之具体化,有很强的针对性。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现实意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旧的观念时时干扰我们的工作和认识,如对姓"社"姓"资"的争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现实、具体而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标准,具有现实针对性。③"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三个有利于"的头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而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也就是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有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一个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包括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系统。28、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基本涵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有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概括和总规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对我们现有社会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9、为什么说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第二、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形的变革。 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形,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中国又一场革命。
30、简述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知道方针,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的一句,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坚持这个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始终如一地搞好经济建设,决不受任何干扰。
3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历史更长的时期。
3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关系学说的重大发展 第二、它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和趋势的崭新概括 第三、它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总结。 它理论内涵是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作用。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第四、高科技在只是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33、“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努力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其次,与时俱进必须把握规律性。把握规律性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所谓创新决不是主观任意的创造,而是符合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的创造性活动。就社会领域内的创新活动来说,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就是要不断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在新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规律。再次,与时俱进必须富于创造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关键在于创造出新的东西。
34、分别说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内容? 答: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但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各种生产关系并不占有同样的地位,起着同样的作用。在多种生产关系中必然有一种生产关系占据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正是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治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前一个系列是实体因素,后一个系列则是规章和准则。由于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所以马克思又把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多种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文化结构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的具体形式,主要的也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具体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和宗教等。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
1.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含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科学提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动力和前途等根本问题,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理论,深刻地论述了统一战线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重大意义,正确地制定了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从理论和政策上完善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三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科学地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论述了建设人民军队和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总结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四是党建设的理论,阐明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并创造了整风运动的建党经验; 五是哲学思想体系,丰富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中国共产党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3.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一个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毛泽东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调查研究中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萌芽于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4.试述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 第一,实事求是。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或称根本点。什么叫实是求是?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二,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独立自主。是人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独立自主,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5.简要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特点: 第一,两种经济同时并存,其中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相结合。 第二,政治上主权沦丧,资本帝国主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第三,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的政治基础。 第四,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的不统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五,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穷和不自由的程度,为世界所仅见的。
6.试述半殖半封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7.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实践证明,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
8.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9.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并强调武装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近代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没有议会可以利用,汉有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因此,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那样,利用议会讲坛,宣传自己的纲领、主张;不可能组织工人成功地举行经济的和政治的罢工,也不可能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战争,推翻反动政权,而是从一开始就必须建立并牢牢地掌握革命武装,以长期的武装斗争反对内部和外部的反革命武装,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0.为什么说要着重思想上建党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指共产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即加入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进分子应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思想觉悟和实践共产主义的行动。 内容: 第一、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 第二、毛泽东倡导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第三、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 第四、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
11.简要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三者的相互关系是:党的建设是核心,统一战线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武装斗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一,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才能充分认识到在各个不同阶级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并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独立原则,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增加统一战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科学地总结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促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的关系。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揭开中国革命新的一页;才能从实际出发,走上符合中国国际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认真研究和解决相关的重大问题,创建一块块革命根据地,并使这些“星星之火”逐步成为“燎原之火”;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素质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奠定坚强的武装力量的基础。 第三,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的关系。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如果党不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又同它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斗争,党就会瓦解,革命就会失败;同样,如果党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不进行坚决的、严肃的武装斗争,党也会瓦解,革命也会失败。
12.为什么说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党在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中积累了那些经验 主要法宝 必要性: 第一,是由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环境所决定的。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处理好与这些中间阶级、阶层的关系,并在一定的形式下同它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以战胜共同的敌人。 第二,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所决定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组织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可能性: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在客观上提供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这些矛盾随着不同时期、不同问题又不断变化,使得在不同时期建立和发展相应的统一战线成为可能。 第二,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它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阶级、阶层团结到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因此,他们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暂时的同盟者,在有利于革命的一定条件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同其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发展之。 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第二、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 第三、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 第四、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13.简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第二,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因此,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国民革命时期受到革命洗礼、并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的地方。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由于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社会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与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继续发展,为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并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创造了条件。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执行,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14.简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内容: 毛泽东将其归结为“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战略依托,三者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来说: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如果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战胜反革命武装、就不能发动群众,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也不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及工农政权。土地革命中基本内容,如果没有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就不能使农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红军战争不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 意义: 第一,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它批判了顽固坚持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城市中心论”的“左”倾错误,回答了右倾悲观主义者的疑问,对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
15.试述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从性质上来看,二者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从内容上来看,二者都包含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从历史使命来看,二者都是为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国家政权的同时,赋予它新的内容和中国特色。 (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衔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不仅包括工农联盟,还包括劳动人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3)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在表述上准确鲜明,说明我国的国家政权具有民主和专政的双重含义,比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更符合中国实际,易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理解。 此外,我国的人民民政专政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因此,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6.简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意义1953年,党中央和毛泽东正式提出并完整表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二者互相联系的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17.为什么说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完全符合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 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加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只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18.试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与现实意义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主要内容是: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前进。 第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 第三,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 第四,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 意义: 第一、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社会主义时期重大政治理论课题的成功典范,它以完整的理论形态、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第二、是党的八大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探索的具体体现。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讲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是如何形成的1、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 时代主题: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战后逐步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使当代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3、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和相互关系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意义:4点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点 (二)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九个方面: 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环境;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实现祖国统一 (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4点
第二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3、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和继承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三讲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5点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点
1、发展是硬道理
2、"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四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二)含义:1、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在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3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的内容
2、基本纲领的意义
第五讲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和现实意义4点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趋向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五个统筹"
(四)和平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国际战略理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步骤: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特点:4点
三、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节约型社会]
(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速度、比例、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着力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六)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1、意义:4点
2、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四部分 专升本政治辨析题复习备考资料
1、世界统一于存在。(错)
答:存在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字眼,可以理解为,可以认为物质存在,也可以意识存在,因此这个命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的命题。具有明显的折中调和的特性,实质是一个二元论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统一性,明确指出世界统一于物质。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而总是能够推动社会进步。(错)
答:上层建筑,通过为经济基础服务,来体现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可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也可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判断的标准主要看,它服务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不是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果是适合的那么这种反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反之则对社会进步具有消极影响。
3、物质不是意识的产物,相反,意识却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对)
答: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源,具有不依赖于物质的客观性,相反,意识由物质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物质世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类社会,这一物质世界的最高形态时,才产生了意识。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对)
邓小平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创立过程,首先是从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开始,邓小平首先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考验,然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后来的改革开放,所以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七点。
同时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只有坚持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打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创立符合新的历史阶段的理论,解放思想是逻辑起点。
5、“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资”姓“社”的问题。(错)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这是针对改革开放中,迈步开步子,凡事都要去问一下姓“资”还是姓“社”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大胆的试,勇于改革,勇于实践,从而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改革开放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在大的基本原则方面,邓小平始终强调是社会主义。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错)
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之一。
7、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对)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生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依据:
第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要求。
第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要求。
第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8、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错)
一个国家的性质、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是这个国家的国体。
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这个国家的政体。
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9.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错误) 理由如下: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相提并论。宣扬"共同创造历史"论,本质上是鼓吹英雄史观的错误,是形式上的"二元论"实质上的历史唯心论。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原理。人民群众不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说人民群众与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这是因为:①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是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基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②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杰出人物就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用。③杰出人物发挥历史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功过是非,都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④无论英雄人物作用有多大,都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且杰出人物的失误,还要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来纠正。总之,最终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是人民群众。
10.人的自觉活动意味着可以不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错误) 理由如下: (l)人的自觉活动并不否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相反,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目的,达到预定的效果。 (2)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①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②人的思想、动机、目的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③人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表现出来。人的活动对社会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人只有通过自觉改造社会的活动才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②人只有通过自觉活动才能运用和驾驭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从必然中获得自由;③人的自觉活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实现,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4)由上可见,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客观性的关系是:承认和尊重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人们进行自觉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人们的自觉活动又是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11.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也不一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正确) (1)上层建筑并不直接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而是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间环节才能起作用。 (2)上层建筑对社会的发展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维护的经济基础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它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3)因此,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也不一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12."只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自然搞好了。"(错误) (1)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指的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有其特点和发展规律,二者不能互相混淆和互相代替。 (3)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它不能代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就会诱发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3."人性是自私的。"(错误) (1)"人性自私"的观点以人有"趋利避害"的行为作为依据,认为"人是自私的动物".这是错误的。因为,"趋利避害"是生命物质的一种本能,人与其他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把生命物质的本能说成是人的本性,就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私有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原始公有制社会,人们就没有自私观念;私有制产生后,才产生了私有观念;私有制消灭以后,人的私有观念也将消失。可见,把自私说成人的天生本性并将永恒存在,是不科学的。 (3)从思想方法上看,认为"人性自私"也是以偏概全的片面观点。如上所述,在没有私有制的社会里,并没有私有观念;就是在私有制社会里,自私也并不是一切人的共性,共产主义觉悟高的人,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公而忘私就是证明。
14.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错误) (1)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不能把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自我价值,更不能片面夸大自我价值,把它看成是人的惟一价值。 (2)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我价值,因为一个人连自己的最基本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就根本谈不上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其次,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前提,没有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也谈不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3)片面强调自我价值,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15.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职务的高低。(错误) (1)职务高低与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有一定联系。如果一个人所任职越高,又全心全意为国为民谋利益,则他的贡献就越多,社会价值也就越大。 (2)不能把一个人职务高低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绝对化。职务高低不是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因素。如果一个人职务很高,却不能忠于职守,而是以权谋私、不择手段地向他人和社会索取,他就不仅没有社会价值,而是社会的蛀虫。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进行创造性劳动,则他的贡献,不仅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延及后世,为人类造福,其社会价值就不可估量。
16.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实践自发的产物。(错误) (1)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决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有:首先,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的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源泉;再次,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最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引进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由此可见,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并不是中国革命自发的产物,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7.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错误)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集体智慧的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构筑的理论大厦。 (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3)毛泽东思想又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献都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独创。
18.1915年9月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错误) (1)新文化运动是一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倡导和发动的思想启蒙运动,是1911年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延续。 (2)它的目的是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取代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辟道路。它所使用的思想武器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 (3)新文化运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第五部分 论述题
1、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
(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又很不平衡,既有机械化、自动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又有半机械化生产和手工生产。因此,应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同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建立在机械化、自动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意义重大。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发展“三资”企业,在整体上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4)总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是正确的。
2、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是上层建筑的根源;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性质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在服务方向上,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服务形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影响,使自己的经济基础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服务效果上,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而对社会和生产力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它是适应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治上层建筑。
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使社会主义经济健康运行、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任务的重要保障。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都是以独立法人的资格走向市场,在平等竞争中求得自身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公平竞争与合法经营。
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惩治腐败、制裁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我国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3、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是上层建筑的根源;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性质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在服务方向上,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服务形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影响,使自己的经济基础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服务效果上,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而对社会和生产力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等。
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重要反作用主要是:
其一,通过教育,抵制种种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袭,防止损害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种种社会丑恶现象的蔓延。
其二,通过教育,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其三,通过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反腐倡廉,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巩固、完善、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自觉性,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
(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
①党政不分,既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又影响党对大政方针的领导和自身的建设;
②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
③干部制度不健全,在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奖惩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能促使干部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服务;
④法制不完备,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存在;
⑤权力过分集中,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充分,人民群众不能对政府各部门及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等等。
(3)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5、试述“生产标准”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原因的。社会发展过程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发生相应的变革,从而使整个生产方式得到更新,在此基础上,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形态以及全部社会生活都或迟或早发生相应的变革,社会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因此,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的。
(2)生产力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社会进步的基础归根结底在于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其满足社会需要的实际程度,既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3)所谓“生产力标准”就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而也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一、它既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明确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它符合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据此,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明确提出并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地将发展生产力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第三、它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6、试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内容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基本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的贯彻和体现。
(3)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既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的贯彻和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运用。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重大意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根本前提。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实现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能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从而使党的事业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7、试述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1)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每一新的社会形态都会比被取代的社会形态更高级、更进步。因为:
第一、社会进步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从根本上说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一致的。
第二、社会进步都是通过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实现的,所以每一次社会进步都使社会上升到更高更新的水平。第三,社会进步由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总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复杂的,时快、时慢甚至会有暂时的停滞和不同程度的倒退。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不走任何弯路是不可能的。第二,社会进步过程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受任何偶然的干扰是不可能的。
(3)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其中,前进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曲折性,因而前进、上升、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
(4)深刻认识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既要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不可为一时一地的曲折与困难而动摇信念;同时又要懂得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要经得起最严重的挑战与考验。
8、试述社会进步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1)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表现在:
第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过程来看,社会形态更替的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第二、从每一民族具体的历史进程看,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冲击或干扰,一般也都会经历上述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2)社会进步道路的多样性表现在:
第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具体次序是多样的。有的国家由于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发展中会跨越某一个甚至某几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第二、社会形态的具体存在和运行模式是多样的。即使是相同的社会形态,不同国家或民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
第三、社会形态更替手段与方式是多样的。有的要经历严重的社会冲突、社会动荡,也有的会相对平缓。
(3)社会进步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统一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的前进趋势和必然要求,多样性则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条件的特殊性和解决各自矛盾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统一性表现为多样性,多样性体现着统一性。
(4)深刻认识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就当代中国实际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体现了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是任何人也不可改变的。但强调中国特色,则是中国人民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的选择,体现了社会进步道路的多样性。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社会进步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的极其生动而具体的范例。
9、怎样全面正确地认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答:(1)必然同必然性是一个意思,指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联系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层意思:一是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离开了对必然性的认识,是谈不上任何自由的。二是自由是根据对必然性的认识所采取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2)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的统一。人的自由必须以必然性为前提和基础,没有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利用就无所谓自由。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妄为,它要受到必然性的制约。
(3)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所谓具体的自由,其一是说,自由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其二是说,在阶级社会里,自由具有阶级性,没有超阶级的自由;其三是说,自由不是头脑中幻想的自由,而是在实践中通过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获得的实际的自由。
(4)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要防止和反对两种片面性。一种片面性是无限夸大自由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否认自由受客观必然性的制约,甚至根本不承认任何因果性和客观必然性,主张绝对的意志自由,认为人的意志可以支配一切。这是唯意志论观点。另一种片面性是只承认必然性,否认自由的存在,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由必然性安排好了的,人们的一切都要服从于注定的命运。这是宿命论观点。前一种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后一种观点属于机械唯物主义。二者的共同错误是把自由和必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的联系和统一。
10、试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应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答:(1)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人小。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件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
(2)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简单地说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这要求我们: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们主张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而个讲个人合理需要的满足,或只讲个人需要的满足而不肯为社会作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
(3)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除了相统一、相一致的一面外,也有不一致、相冲突的一面。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旧社会所无可比拟的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充分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为社会做奉献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当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尤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地服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还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
11、试述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毛泽东于1928年底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从理论上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的经济形态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独立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实行的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造成了军阀割据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广泛空间,使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发生、坚持和发展起来。
(2)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因此,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国民革命时期受到革命洗礼、并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的地方。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由于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社会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与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继续发展,为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并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创造了条件。
(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执行,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12、试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于1936年底至1939年底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制度压迫,没有民主制度,并且国民党新军阀凭借武装力量在全国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人民大众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在全局上和长时期内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因此武装斗争就成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军队成为聚集革命力量的主要组织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特点。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厚社会基础。
(3)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的对比极为悬殊。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革命力量很难首先在城市发展和取得胜利,而广大农村则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要积蓄和壮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巩固的根据地,长期斗争,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
13、试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贡献及其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最基本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国民党反动政权凭借其武装力对人民实行恐怖统治。因此,无产阶级只能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建立广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③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长期占领中心城市,广大农村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薄弱地区。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首先在广大农村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终夺取全国政权而胜利的道路。
(2)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①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优势,造成农村可以相对地脱离农村而存在,为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各派军阀的封建割据与利害冲突,以及农村又是反动势力统治的薄弱环节,使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长期坚持和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国,为农村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②中国广大农村有较好的群众革命基础。广大劳动人民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因而拥护革命政权。
③各派军阀的反动统治,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展。
④相当力量正规红军的存在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根据地政权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3)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依托的三者紧密结合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理论。它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①这一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②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③这一理论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理论的重大贡献。
14、试述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
(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制定了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3)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4)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5)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着重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提出了“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思想与和平解放台湾的提议,等等。
(7)上述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中。
15、试述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成功,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
(1)帝国主义不容许。
①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不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从而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对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②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国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派无论怎样虔诚地向西方国家学习,怎样热烈地向它们表示友谊,还是不能得到它们的同情和支持。
③事实上,袁世凯就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2)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
②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
③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当密切。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
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6、试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具备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发展一直很慢,但在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比较迅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品输入量减少,出口量增加,中国外贸逆差额逐年下降;中国近代工业,其中主要是轻工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资本集中趋势日益明显,拥有千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开始形成。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
①中国无产阶级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的社会力量。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在中国沿海开办企业,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60年代起,在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企业中,诞生了中国第二批产业工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达200万人。
②中国工人阶级比资产阶级资格更老,反帝反封建更坚决。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群众觉悟的提高,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发展。一是罢工次数增加,规模扩大。二是同盟性罢工日益增多,工人阶级的组织能力有很大提高,开始成立“工团”组织。三是罢工斗争由经济斗争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发展。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
①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发挥了思想启蒙运动的作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对中国最大最深刻的影响是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③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17、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到1921年,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大量涌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课程开始登上高等学校讲坛;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著作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陆续翻译出版;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逐渐形成。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开展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批判了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断扩大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五四运动中,他们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巨大威力,实现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党条件日趋成熟。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从1920年起,他们开始着手建党活动。在中国最早筹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在上海成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4)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人民从此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日益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②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指导思想,就能够制定出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方针政策,保证中国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直到胜利;
③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18、试述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论述了多方面的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台阶式的发展战略。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人民解放军,依靠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依靠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19、试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这个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坚持;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即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0、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邓小平理论包含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则是它的精髓。
(2)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落后的观念和僵化的教条束缚中解放出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因此必须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前提。正是由于破除了对社会主义不科学的阶段甚至扭曲的认识,纠正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的不正确思想,邓小平理论才得以形成和确立。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点和话的灵魂,是其生命力和创造力之所在。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才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各个方面,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内容都是它的体现。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彻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保证,也是发展和完善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
21、试述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工作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持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保证了拨乱反正工作的顺利进行。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全面改革首先要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全面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同样要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努力进取。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无法推动和保证全面改革的进行。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反对“左”或右的错误倾向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只有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思想武器,才能批判它们,抵制它们,排除它们的干扰,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邓小平能够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过程中成功地解决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作出两大历史性贡献。第一是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维护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二是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2、试述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始终抓住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需要回答的基本理论问题。
(2)“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正确把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清醒地、科学地指导实践,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验教训。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4)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这个问题,前苏联没解决好,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解决好。
(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都是团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的。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后,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这个问题。
(6)在不断探索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3、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特点和意义。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具有鲜明的特点:
①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邓小平认为,生产力能否得到较快发展,经济能否搞上去,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社会主义能否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②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统一的,发展生产力有赖于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③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其成为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概括。
④把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⑤把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起来。共同富裕不是在静态中实现的,而是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的,从而把过程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论断的重要意义主要是:
①它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
②这一概括为我们既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③这一概括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一些原本不应属于社会主义固有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24、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是从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态势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看,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1)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明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
25、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邓小平1992年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衡量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标准。
(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是为了扫清改革开放中的种种“左”的思想束缚和观念障碍,它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谈的界限,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重点突出了“有利于”这个以往被人们忽略的价值标准问题。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这是真理的标准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以有利于人民的利益为标准,这是价值标准问题。“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4)“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力标准,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首先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5)“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反对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迈不开步伐。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不能把那些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东西加以排斥。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必须接受和坚持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决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