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客观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社会精神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简述中国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答案:
(1)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的优点: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
(2)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许多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其一,中国无产阶级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这些压迫的严重性残酷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而中国无产阶级更富于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决性;其二,中国的产业工人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因而比较了解农民的痛苦和要求,便于和农民结成天然的联盟;其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特别集中,易于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答案:
(1)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内部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一般来说,它并不改变该社会的根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社会改革中既有量变,也有阶段性的或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2)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
(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
(4)总之,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答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答案:
(1)辩证的否定是这样一种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必须在全社会、全领域、全过程都加强节约,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要用方式根本转变,通过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狠抓水资源节约利用、狠抓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资源节约。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环保工作中,要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寻找新动能和处理老问题之间把握好力度,实现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健全环境预防体系,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模式,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
(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