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欢迎访问台州育华(七大校区)官网!2025年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报名工作已经拉开序幕,有意向今年报名的学员请抓紧联系我校报名,以免错过。咨询电话:0576-88195000 0576-88195005 18906566101[沈老师]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廿一
学校网站在建设中,给大家带来不便,请谅解。
18957602815 (叶老师)
当前位置:考前复习资料汇总  <>  返回首页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参考答案

阅读数: 5人次     更新日期:2025年10月12日

一、答题技巧

(一)单选题答题技巧

  1. 关键词定位法:题目常含 “首次提出”“核心特征”“定义”“规律” 等关键词,直接锁定对应考点。如看到 “生态学概念首次提出者”,直接对应 “海克尔”;看到 “恒温动物肢体随温度变化规律”,优先选 “阿伦规律”。
  2. 排除法分层应用: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再对比剩余选项。含 “所有”“必须” 等绝对化表述的选项多为干扰项,如 “所有生态系统都有相同的生产力水平” 可直接排除(不同生态系统生产力差异显著)。
  3. 教材原文联想:单选题多考查基础概念,如 “种群的基本特征”“生态因子作用规律” 等,可快速联想教材原文表述,匹配选项中的核心术语,如 “生态幅” 对应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
  4. 易混概念辨析:针对高频易混考点分类记忆,如区分 r 对策(繁殖快、寿命短)与 K 对策(繁殖慢、寿命长)生物特征,初级生产力与次级生产力的定义,避免概念混淆导致误选。

(二)填空题答题技巧

  1. 核心术语精准记忆:填空题侧重考查教材核心术语,如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____共同构成”,答案为 “非生物环境”;“群落演替达到的稳定状态称为____”,答案为 “顶级群落”,需牢记术语的准确表述,避免错别字。
  2. 题干提示词推导:根据题干中的学科模块提示定位考点,如涉及 “能量流动” 模块,常考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等特征;涉及 “种间关系” 模块,易考 “竞争”“捕食”“共生” 等类型。
  3. 数据与规律对应:牢记高频数据及规律表述,如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发育起点温度称为____”,答案为 “生物学零度”;“生态金字塔包括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____”,答案为 “能量金字塔”。

(三)简答题答题技巧

  1. 踩点得分原则:按教材知识点的逻辑层次分点作答,每个要点独立成句,用序号标注。如回答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需分点列出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与间接作用等 6 项规律,每点简要解释核心含义。
  2. 简化表述抓核心:简答题无需展开论述,聚焦考点关键词。如 “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直接答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并简要说明各类型的年龄比例特征即可。
  3. 覆盖考点无遗漏:针对 “原因”“特征”“类型” 等设问,确保要点全面。如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需涵盖种类构成、结构特性、动态特性等核心要点,避免缺失关键得分点。

(四)论述题答题技巧

  1. 框架搭建先行:按 “总 - 分 - 总” 结构作答,开头总述核心观点,中间分点结合理论与实例展开,结尾总结升华。如论述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先总述碳循环失衡现状,再分点讲化石燃料燃烧、植被破坏的影响,最后提调控对策。
  2.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典型案例或现实问题分析,增强说服力。如回答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机制”,可结合森林生态系统抵御病虫害的实例,说明负反馈调节的作用。
  3. 逻辑层次清晰:按 “概念 - 原理 - 影响 - 对策” 或 “现象 - 原因 - 规律” 的逻辑链展开,每个部分用小标题或序号区分,如论述 “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效应”,可分为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等层次。

(五)通用应试技巧

  1. 时间分配策略:150 分钟对应 150 分,单选题控制在 30 分钟内,填空题 20 分钟,简答题 50 分钟,论述题 50 分钟。避免在难题上耗时过久,优先完成有把握的题目。
  2. 模块聚焦重点:重点突破生态系统(约 30%)、种群与群落生态(约 40%)两大核心模块,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群落演替等高频考点,占分比重大且易得分。
  3. 复查纠错关键:答完后重点检查填空题的术语错别字、简答题的要点完整性、论述题的逻辑连贯性,避免因细节失误丢分。

二、押题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1-40 小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1. 首次提出 “生态学” 概念的科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海克尔
     
    C. 林奈
     
    D. 孟德尔
  2. 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 )
     
    A. 生理学
     
    B. 生态学
     
    C. 遗传学
     
    D. 进化论
  3. 下列属于生态学研究最高层次的是(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全球生态学
  4. 环境中对生物起直接作用的因子是( )
     
    A. 地形
     
    B. 温度
     
    C. 海拔
     
    D. 经度
  5. 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生态因子称为( )
     
    A. 主导因子
     
    B. 限制因子
     
    C. 直接因子
     
    D. 间接因子
  6. 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光辐射主要是( )
     
    A. 紫外光
     
    B. 可见光
     
    C. 红外光
     
    D. 所有光质
  7. 日照长度超过一定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是( )
     
    A. 长日照植物
     
    B. 短日照植物
     
    C. 日中性植物
     
    D. 阴性植物
  8. 有效积温法则中的发育起点温度又称( )
     
    A. 物理零度
     
    B. 化学零度
     
    C. 生物学零度
     
    D. 生理零度
  9. 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肢体趋于缩短的现象称为( )
     
    A. 贝格曼定律
     
    B. 阿伦规律
     
    C. 谢尔福德定律
     
    D. 李比希定律
  10. 种群在单位面积内的个体数量称为( )
     
    A. 多度
     
    B. 密度
     
    C. 频度
     
    D. 盖度
  11. 种群年龄结构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的类型是( )
     
    A. 增长型
     
    B. 稳定型
     
    C. 衰退型
     
    D. 波动型
  12. 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
     
    A. “S” 型
     
    B. “J” 型
     
    C. 直线型
     
    D. 波动型
  13. 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称为( )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内禀自然增长率
     
    D. 环境容纳量
  14. 两种生物争夺相同资源的关系称为( )
     
    A. 捕食
     
    B. 竞争
     
    C. 共生
     
    D. 寄生
  15. 一种生物寄生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的关系是( )
     
    A. 互利共生
     
    B. 寄生
     
    C. 偏利共生
     
    D. 他感作用
  16. 繁殖快、寿命短、后代存活率低的生物属于( )
     
    A. r 对策
     
    B. K 对策
     
    C. 中间对策
     
    D. 混合对策
  17. 由不同种群构成的集合体称为(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18. 群落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物种是( )
     
    A. 伴生种
     
    B. 优势种
     
    C. 偶见种
     
    D. 亚优势种
  19. 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哪种因子有关( )
     
    A. 温度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20. 群落随时间推移发生的有序变化称为( )
     
    A. 波动
     
    B. 演替
     
    C. 迁移
     
    D. 扩散
  21. 从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 )
     
    A. 初生演替
     
    B. 次生演替
     
    C. 快速演替
     
    D. 逆行演替
  22. 单元顶级学说认为顶级群落由哪种因素决定( )
     
    A. 气候
     
    B. 土壤
     
    C. 生物
     
    D. 地形
  23. 生态系统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寄生者
  2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
     
    A. 循环流动
     
    B. 单向流动
     
    C. 随机流动
     
    D. 双向流动
  25. 食物链的起点通常是( )
     
    A. 生产者
     
    B. 初级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
     
    D. 分解者
  26. 生态金字塔中永远不会倒置的是( )
     
    A. 数量金字塔
     
    B. 生物量金字塔
     
    C. 能量金字塔
     
    D. 以上都不是
  27. 生产者固定的总有机碳减去呼吸消耗后的部分是( )
     
    A. 总初级生产力
     
    B. 净初级生产力
     
    C. 次级生产力
     
    D. 生物量
  28. 碳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燃烧作用
     
    D. 分解作用
  29. 氮循环中起关键作用的生物是( )
     
    A. 植物
     
    B. 动物
     
    C. 微生物
     
    D. 人类
  30. 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并恢复稳定的能力称为( )
     
    A. 抵抗力稳定性
     
    B. 恢复力稳定性
     
    C. 稳定性
     
    D. 持久性
  31. 两个生态系统过渡区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现象称为( )
     
    A. 边缘效应
     
    B. 协同进化
     
    C. 他感作用
     
    D. 竞争排斥
  32. 一种植物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是( )
     
    A. 竞争
     
    B. 捕食
     
    C. 他感作用
     
    D. 共生
  33. 生态位是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 )
     
    A. 空间位置
     
    B. 功能位置
     
    C. 数量多少
     
    D. 空间与功能位置
  34. 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涵养水源
     
    B. 防风固沙
     
    C. 调节气候
     
    D. 提供木材
  35. 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
     
    A. 物种多样性高
     
    B. 稳定性高
     
    C. 受人类调控强
     
    D. 自我调节能力强
  36.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火山活动
     
    B. 太阳活动
     
    C. 人类活动
     
    D. 自然波动
  37.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个体多样性
  38.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 经济发展
     
    B. 社会发展
     
    C. 生态保护
     
    D. 协调发展
  39. 生态农业的核心是( )
     
    A. 高投入高产出
     
    B. 循环利用资源
     
    C. 单一作物种植
     
    D. 大量使用化肥
  40.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消费者是( )
     
    A. 植物
     
    B. 动物
     
    C. 人类
     
    D. 微生物

(二)填空题(41-5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____。
  2. 生态因子按性质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和____。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形态适应、生理适应和____。
  4. 种群的分布型主要有均匀型、随机型和____。
  5. 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
  6. 种间共生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____。
  7. 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____和复合体。
  8. 水生演替系列的起点是____。
  9.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
  10. 次级生产力是指____生产的有机物质总量。
  11. 磷循环属于____型循环。
  12.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____。
  13.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
  14. 全球主要的生态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____。
  15.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____。

(三)简答题(56-60 小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1. 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2. 简述种群的两种增长型及其特点。
  3. 简述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4. 简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与氮循环的主要区别。
  5. 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机制。

(四)论述题(61-62 小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2. 论述生态农业的原理、特点及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三、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D 4.B 5.B 6.B 7.A 8.C 9.B 10.B 11.A 12.B 13.C 14.B 15.B 16.A 17.C 18.B 19.C 20.B 21.A 22.A 23.A 24.B 25.A 26.C 27.B 28.A 29.C 30.A 31.A 32.C 33.D 34.A 35.C 36.C 37.D 38.D 39.B 40.C

(二)填空题

  1. 生态系统生态学 42. 地形因子 43. 行为适应 44. 集群型 45. 最大数量 46. 原始合作 47. 镶嵌 48. 裸地 49. 信息传递 50. 消费者 51. 沉积 52. 负反馈 53. 群丛 54. 环境污染 55. 生物小循环

(三)简答题

  1.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1)综合作用,各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主导因子作用,某一或少数因子起决定性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方式不同;(4)阶段性作用,因子作用随生物发育阶段变化;(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因子不可缺少但可部分补偿;(6)限制性作用,接近耐受范围的因子限制生物生存。
  2. 种群增长型包括:(1)指数增长(J 型增长),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以指数形式快速增长,无环境阻力,增长曲线呈 J 型;(2)逻辑斯谛增长(S 型增长),现实条件下,受环境容纳量限制,种群增长先快后慢,最终稳定在 K 值附近,增长曲线呈 S 型。
  3. 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形成原因主要包括:(1)光照差异,植物因对光照需求不同分层生长;(2)食物资源差异,动物因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占据不同层次;(3)微环境差异,温度、湿度等微环境的垂直变化促使生物分层。
  4. 碳循环与氮循环的主要区别:(1)循环类型不同,碳循环是气体型循环,氮循环也是气体型循环,但磷循环是沉积型循环;(2)主要储存库不同,碳主要储存于大气和海洋,氮主要储存于大气;(3)关键驱动生物不同,碳循环依赖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氮循环依赖微生物的固氮作用;(4)人类影响方式不同,碳循环受化石燃料燃烧影响大,氮循环受化肥使用影响大。
  5.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机制主要是反馈调节:(1)负反馈调节,是主要调节机制,当系统某一成分变化时,另一成分反向变化使其恢复稳定,如害虫增多导致天敌增多,进而抑制害虫数量;(2)正反馈调节,使系统偏离稳定,如病虫害爆发导致植物死亡,进一步加剧病虫害扩散;(3)自我调节能力,系统通过组分间相互作用维持稳定,生物多样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四)论述题

  1.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改变生物分布范围,气候变暖使物种向高纬度、高海拔迁移,部分物种因无法适应迁移灭绝;(2)影响生物物候期,温度升高导致植物开花、动物繁殖提前,打破生态同步性;(3)降低物种多样性,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破坏栖息地,导致特有物种灭绝;(4)改变群落结构,优势种更替,群落功能下降;(5)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如授粉、物质循环功能受损。
保护对策:(1)减缓气候变化,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发展清洁能源,增加碳汇;(2)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关键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维持生态连通性;(3)开展物种迁地保护,建立基因库、植物园等,保存濒危物种;(4)加强监测与研究,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预测变化趋势;(5)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国际合作,落实保护责任;(6)提高公众意识,推动全社会参与保护行动。
  1. 生态农业的原理:(1)循环再生原理,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如秸秆还田、沼渣施肥;(2)协调与平衡原理,适应本地环境条件,合理搭配生物组分;(3)整体原理,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自生原理,利用生物间相互作用,如农林牧渔立体种养。
特点:(1)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2)生物多样性高,病虫害防治能力强;(3)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环境友好;(4)因地制宜,适应性强;(5)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
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污染和退化,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2)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3)保障食品安全,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满足健康需求;(4)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多元化经营,延伸产业链;(5)推动农业转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长期稳定发展;(6)助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


上一篇: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如何拿高分?
下一篇: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参考答案
 
相关新闻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如何拿高分?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参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参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于10月18日、19日举行,考前必读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参考答案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参考答案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参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考试答题技巧 + 高频押题 + 参考答案
·【成考答题技巧】成考在即,这份干货你一定要收下!
·2025年成人高考备考冲刺——“黄金提分法”分享!最后9天。加油!
·必读!2025年成考答题卡填涂及答题的正确方法!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核心考试知识点!
·2025成人高考英语3大秘籍助你从 “蒙题” 到稳过!
·2025 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各科通关技巧:精准突破,高效提分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点知识点
Shou Image
特别推荐    
育华学校常年招生项目 育华学校常年招生项目

·育华学校常年招生项目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如何从学信网下载电子注册备案表?
·台州育华教育2023级成人高等教育
·2025年成教学历(高起专/专升本)报
·社会是如何看待成人学历文凭?学
·台州育华(学历教育)招生各高校备案表
·职称认定和职称评审的区别是什么
·嘉兴学院召开2021年继续教育函授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21年成人
最新新闻    
·2024年成人高考报考详细流程,建
·喜迎中秋,欢度国庆!育华教育关
·2025年浙江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台
·9月2日起报名!浙江2025年成人高
·免费学前教育,要来了!
·浙江农林大学继教学院、共富学院
·祝贺我校202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
·宁波大学2025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浙江农林大学隆重举行2025届学生
·嘉兴大学聚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关于2025年端午节放假的通知
· 浙江工商大学高等学历教育台州育
·嘉兴大学高等学历教育台州育华教
·关于2025年五一劳动节放假的通知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在全省教育强省
·丽水学院高等学历教育2023级台州
课程列表    
·丽水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
·嘉兴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
·宁波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
·浙江工商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浙江农林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人高等学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